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文武全才
wén wǔ quán cái

【拼音】:wén wǔ quán cái

【注音】:ㄨㄣˊㄨˇㄑㄨㄢˊㄘㄞˊ

【词性】:成语。

【简体】:文武全才

【繁体】:文武全才

字义分解
文武全才的解释
词语解释
文武全才wénwǔ-quáncái。(1)文韬武略都很精通,具有多方面的才干。文武全才[wénwǔquáncái]⒈文韬武略都很精通,具有多方面的才干。英amanofbothcivilandmilitaryability;
基础解释
文韬武略都很精通,具有多方面的才干。
引证解释
⒈能文能武的全面之才。引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赵公以文武全才,述职戎府。”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幸他纪律严明,谋猷练达,可谓文武全才。”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那是难得的一位文武全才啦。”
综合释义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那是难得的一位~啦。◎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文武全才[wénwǔquáncái]文才武艺兼备,才能特出。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文武全才,智勇足备,忠义慷慨之士,动以百数。
汉语大词典
能文能武的全面之才。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赵公以文武全才,述职戎府。”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幸他纪律严明,谋猷练达,可谓文武全才。”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那是难得的一位文武全才啦。”
国语辞典
文才武艺兼备,才能特出。文武全才[wénwǔquáncái]⒈文才武艺兼备,才能特出。引《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三国演义·第六〇回》:「文武全才,智勇足备,忠义慷慨之士,动以百数。」近文武兼备文武兼济文武兼资文武双全成语解释文武全才
辞典修订版
文才武艺兼备,才能特出。《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三国演义.第六零回》:「文武全才,智勇足备,忠义慷慨之士,动以百数。」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文才武艺兼备,才能特出。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文武全才,智勇足备,忠义慷慨之士,动以百数。
其他释义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出处
《旧五代史·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近反义词
文武全才造句
1.他是鲜卑族里少有的文武全才,非常厉害。
2.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驰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倚马可待,足为我们的典范。
3.部队里文武全才的人物多的是。
4.我们的部队中有许多文武全才,智勇兼备的英雄人物。
5.你府史湘云之夫卫若兰志虑忠纯,忠勇果敢,兼文武全才
6.李世民文武全才,能谋善断,为人乖巧,遇事既有胆略、敢想敢为而又心思慎密,敢于冒险却善于应变,更得父母欢心。
7.文武全才,智勇兼备之人,数以百计,如在下者,车载斗量。
8.先说这杨嗣昌,乃是已革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其人生得相貌修伟,机变灵活,问对用兵,议论风生,口若悬河,崇祯帝十分喜悦,以为其是个文武全才,一连三升,做到兵部尚书。
9.陈王庭是明末清初的人,他是明朝的武痒生,带兵清绞过地方土匪,还是清初的文痒生,是个文武全才
10.文侯转目膦视,见是同袍兄弟魏成,神色怡悦,大喜过望,曰魏将军文武全才,智勇兼备,行事干练,堪胜大任也。
文武全才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