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出笔
chū bǐ

【拼音】:chū bǐ

【注音】:ㄔㄨㄅ一ˇ

【结构】:出(独体结构)笔(上下结构)

【繁体】:出筆

字义分解
出笔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犹下笔。2.方言。指钱财损失。出笔[chūbǐ]⒈犹下笔。⒉方言。指钱财损失。
基础解释
犹下笔。方言。指钱财损失。
引证解释
⒈犹下笔。引元郝经《书磨崖碑后诗》:“正笔篆玉藏李斯,出笔存锋兼汉隶。”清黄景仁《诗评》:“愚见欲以岑嘉州与李昌谷、温飞卿三家汇刻,似近无理。然能读之烂熟,试令出笔,定有絶妙过人处,亦惟解人能知之也。”⒉方言。指钱财损失。引沙汀《淘金记》十七:“快算了吧!那点出笔,那里找不到啊。”
网络解释
出笔犹下笔、方言
综合释义
犹下笔。元郝经《书磨崖碑后诗》:“正笔篆玉藏李斯,出笔存锋兼汉隶。”清黄景仁《诗评》:“愚见欲以岑嘉州与李昌谷、温飞卿三家汇刻,似近无理。然能读之烂熟,试令出笔,定有絶妙过人处,亦惟解人能知之也。”方言。指钱财损失。沙汀《淘金记》十七:“快算了吧!那点出笔,那里找不到啊。”
网友释义
【拼音】chūbǐ【注音】ㄔㄨㄅㄧˇ【条目】出笔(出笔)【引证解释】1.犹下笔。元郝经《书磨崖碑后诗》:“正笔篆玉藏李斯,出笔存锋兼汉隶。”清黄景仁《诗评》:“愚见欲以岑嘉州与李昌谷、温飞卿三家汇刻,似近无理。然能读之烂熟,试令出笔,定有绝妙过人处,亦惟解人能知之也。”2.方言。指钱财损失。沙汀《淘金记》十七:“快算了吧!那点出笔,那里找不到啊。”
汉语大词典
(1).犹下笔。元郝经《书磨崖碑后诗》:“正笔篆玉藏李斯,出笔存锋兼汉隶。”清黄景仁《诗评》:“愚见欲以岑嘉州与李昌谷、温飞卿三家汇刻,似近无理。然能读之烂熟,试令出笔,定有绝妙过人处,亦惟解人能知之也。”(2).方言。指钱财损失。沙汀《淘金记》十七:“快算了吧!那点出笔,那里找不到啊。”
出笔造句
1.“各自说出你们的姓名以及修为,好做备案。”朝官拿出笔墨纸砚,难备记入。
2.沐雨瞳看到心心念念的偶像此刻就站在她面前,喜不自胜,急忙从随身的斜挎包里掏出笔和纸,带着满脸的恭敬递到了王俊凯的面前,“求你了,就一个好不好?”。
3.其中分字的起笔和收笔都露出笔锋即笔尖,今字的点收藏锋,体现出不同的形态。
4.这烟幻化成千奇百怪的形状和颜色,一会儿,它如一幅轻盈的帷幕,飘悬空中,一会儿好似从香炉里选出,笔直升起,一会儿,它又仿佛变成一面大旗在烟囱的上空随风飘荡。
5.此前的科学家们只能设法构建出笔直或拗折结构。
6.只见他从修笔箱中拿出锉刀、剪刀、夹子、钢笔钳等工具,然后取出一支出水不畅的钢笔,用钢笔钳夹着,把钢笔套旋转打开,取出笔舌与笔尖。
7.正在这时,胡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女童的正前方,他从包里拿出三寸金莲梅花履一只放在地上,紧接着,胡爷拿出笔墨一副,他动作娴熟丝毫不拖泥带水。
8.中大的标志物孙中山铜像也面向北方,寓“北伐”之意;逸仙主轴线就像一支笔从珠江伸出,笔尖在南笔胆在北,寓意从珠江源源不断吸水,即四海精英汇聚中大。
9.苏子格从书箧中取出笔墨,“不过还真是好骗诶!嗯!今天诗情勃发,不如在此题诗一首,嗯,不错不错!”。
10.近来有书法教育学者,虽已提出笔形的概念且用之于实际教学,但在笔形的具体描述上并不周全。
出笔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