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一百五日夜对月

一百五日夜对月

jiā duì hán shí
yǒu lèi jīn
zhuó què yuè zhōng guì
qīng guāng yīng gèng duō
fàng hóng ruǐ
xiǎng xiàng pín qīng é
niú màn chóu
qiū yóu
诗人介绍
杜甫

杜甫

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译文
注解
赏析
古诗简介
  此至德二载,寒食时,公在长安作也。《杜臆》:诗题不云寒食对月,而云一百五日,盖公以去年冬至,弃妻出门,今计其日,见离家已久也。《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注: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

  无家对寒食①,有泪如金波②。斫却月中桂③,清光应更多④。仳离放红蕊⑤,想像颦青蛾⑥。牛女漫愁思⑦,秋期犹渡河⑧。

  此章对月思家而作。【黄生注】前半,写思家之意,然无家二字,已暗埋五六。后半,写家人之情,然牛女二字,又彼此双绾。此诗,人惊其出语之奇,不知其布局之整。又曰:仳离照无家,放蕊照寒食,颦蛾照有泪,牛女又照青蛾,即月下所见者。斫桂光多,欲借此以豁愁怀。牛女渡河,豫言聚首有期。是年克复西京,果在深秋之候。)

①《诗》:“乐子之无家。”《丹铅录》:季春火将王,又已属火,故禁火而使寒食,俗传为子推而然,非也。又见《周礼·司烜氏》。②月映波中,如金光闪烁,故云金波。此借波字说泪。汉《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③申涵光曰:“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似俗传汪神童诗。虞喜《安无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西阳杂俎》: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何氏语林》:徐稚年七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使月中无物,当极明耶?”④梁简文帝诗:“明月吐清光。”⑤《诗》:“有女仳离,啜其泣矣。”仳离,别离也。仳离二字略读,言当此仳离而红蕊自放也。对蕊颦眉,犹云“感时花溅泪”。朱注却以蕊指月桂,蛾指嫦娥,不切。陆机诗:“软颜收红蕊。”⑥《楚辞》:“思故旧以想像。”颦,蹙眉也。公诗“烛灭眉颦”可证。张伯英《与朱宽书》:“西施心疼,捧心颦眉。”《诗》:“臻首蛾眉。”注:“蚕蛾之眉,细而长曲。”宋南平王诗:“佳人举袖耀青蛾。”⑦《世说》:牛、女二星,隔河而居,每七夕则渡河而会。《齐谐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弟问:“何事渡河?”曰:“织女暂诣牵牛。”秦嘉诗:“愁思难为数。”⑧《诗》:“秋以为期。”《梦溪笔谈》:此诗次联,不拘对偶,疑非律体。然起二句,明系对举,谓之偷春格,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罗大经曰:太白诗:“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子美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二公所以为诗人冠冕者,胸襟阔大故也,此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

  杨诚斋云:东坡诗:“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亦此类也。此诗一二对起,三四散承,用偷春格也,初唐人常有之。卢照邻《关山月》诗:“塞垣通碣石,卤障逐祁连。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影移金轴北,光断玉门前。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宋之问《晚泊湘江》诗:“五岭栖迟地,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路逐鵩南转,心依雁北还。惟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宋诗上四言景,下四言情,兼参双扇格矣。杜诗又云:“入河蟾不没,捣药免长生。”月桂、蟾兔,前注各有征引。《随笔》云:《西阳杂俎·天咫篇》载月星神异数事,其命名之义,取《国语》楚灵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则”之说。其记月中蟾桂,引释氏书,言须弥山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水影也。坡公《鉴空阁》诗:“月明本自明,无心孰为境。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正用此说。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译文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没有家人一起过这寒食节,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树,月亮的光辉会更加清澈皎洁吧?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月亮偏在离别时散播光泽,想必思念故人会使得妻子为之蹙眉吧。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牛郎织女愁思漫漫,每年秋天七夕尚能团聚,而我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

注解
无家:没有房舍,没有家庭。此处说的是没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 “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天。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即指月光。
斫却:砍掉。一作“折尽”。
月中桂:指的是传说中月宫所植的桂树,此处暗用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
清光:清亮的光辉。此指月光。
仳离:别离。旧指妇女被遗弃二离去。
红蕊:红花。
想像: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样子。
嚬:同“颦”,皱眉,蹙眉,使动用法,使……蹙眉的意思。
青蛾:旧时女子用青黛画的眉。
牛女:即牛郎与织女。
秋期:指七夕。牛郎织女约会之期。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困居长安时期,它同《月夜》一样抒发了夫妻二人分隔两地的离情,同时也透露了天下乱离才会造成家人分离的社会现实。全诗通过神话故事和浪漫想象,运用巧点题、偷春格等艺术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在寒食之夜思念亲人的悲伤之情,诗中神话的运用既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独具特色,堪称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实博大和艺术手法圆融贯通的佳作。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这两句诗是交待作者当时仍然被困在沦陷的长安,而妻儿却都在鄜州,不知生死,所以此处说“无家”实际上是指没有家人在身边,也不知家人生死的意思。诗中首句“寒食”二字与题目中的“一百五日”相互照应。第二句“有泪如金波”。“有泪”同上文的“无家”相对,表现出亲人离散的悲哀。“金波”指的是月光撒入水中犹如金波。在这一句中,杜甫实际上是借“金波”来说自己的泪水。月光入水而金光闪烁,自己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这也是诗人对安史之乱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的无声控诉。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两句是诗人的想象,写的是自己思念妻子却不能与之相聚时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儿团聚的期望。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娥”句,清人仇兆鳌认为此处“青娥”应为“青蛾”。但联系前面所提到的“月波”“月中桂”,后面的 “牛女”“渡河”等词句可知作者处处在围绕“月”展开联想,叙写心怀,该句中的“青娥”也应是指与月有密切关系的嫦娥,暗指妻子,而不是“青蛾” 。再者,从句意来说,“想像颦青娥 ” 的意思是想念故人使得青娥蹙眉了,若做“青蛾”则无法与诗意相符。这句运用透过一层的写法,借自己想象妻子思念自己而忧伤不已的样子来表达夫妇分隔两地的愁苦之情。

最后“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两句是借用牛郎织女七夕相聚的神话故事来反衬自己与妻子不能相聚的悲苦。在这首诗中,杜甫借用神话故事和想象将自己在寒食之夜对月思人的悲伤情怀书写的淋漓尽致。诗的结尾感叹牛郎织女尚能相聚,从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亲人天各一方的苦难。

这首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切入点的选择十分精当,即“顺时应月”。标题为“一百五日夜对月”便独具匠心。唐人诗中往往称“寒食”而不称“一百五日”。此处杜甫题为“一百五日”意在突出自己离开家人已经很长时间了。而寒食近清明,该是怀亲思祖之时,夜月可看人喜也可使人愁,于诗人而言,当时心处于伤感之期,离家之痛,流泪自悲乃为必然,因而诗首联是面临寒食自己却是有家如无家,令人难堪,潸然泪下,似月光之洒落挥下。既点了题,又引入了离愁思念,为下几句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是艺术想象的运用奇特又浪漫。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吴刚伐桂表明自己的思念,用青娥长恨想象妻子的愁颜,用牛郎织女相会反衬自己的悲苦。诗人的想象始终与“月”挂钩,既要有美好的想象,又要与自己思念的闺中人联系起来。第三联想象尤为奇特而浪漫,此联分两个层次,一曰景,即诗人想象的境界中,一片丹桂花尽情绽放,呈现了满园春色的美丽情景,为下一句作伏笔;二曰想象中的闺中人,即在花色弥漫中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闺中人的思念遥远地乡亲人的愁容。诗中神话故事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闺中人一份更深的爱,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是巧妙的开脱与宽慰。杜甫毕竟在社会中得到沉浮磨练的诗人,不能因为被拘伏而自虐于悲愁之中,应在心理上找寻一种解脱,不让怨闷自服而伤己。末联两句说,诗人抬头望月,又见到了牛郎织女二星,他们是隔天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才能渡河相见,而仅是一次短暂重逢的机会,想来他们之间的悲伤离情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然而自己没有天河之隔,拘于长安也是短暂的羁束,相逢之日就在前面。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应该莞尔一笑感到一些宽慰。这就是诗人的巧妙开怀解脱。前人吴瞻泰说:“结用牛女,彼此双绾,用秋期倒应寒食,布局之整,线索之细,真所谓隐隐隆隆,蛛丝马迹也。”

此外,偷春格手法的运用同样为人所称道。律诗中一般是颔联成对而首联随意,首联成对而颔联不对者就被称做“偷春格”,杜甫的这首诗首联是对句,颔联本应是对句却并非对句。这样的谋篇打破常规,别具一格。

杜甫的这首《一百五日夜对月》正是通过神话故事,运用浪漫想象和多种艺术手法将自己在寒食节之夜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出来的。它同《月夜》一样,是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实博大和艺术手法圆融贯通的好诗。

杜甫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