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jiāng fēn jiǔ liú
miǎo màn chéng shuǐ xiāng
zhōu chéng shè
wǎng lái zhì xún yáng
yīn zhī fàn
liú làng jīng sān xiāng
guān tāo zhuàng méi
diào tòng chén xiāng
wèi què xīn héng zài
jīn mén zhào wàng
yáo lián shàng lín yàn
bīng pàn huí xiáng
诗人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收录作品:456首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查看更多 >>
译文
注解
赏析
译文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大江分为九个支流,淼淼的样子简直成了水乡。

舟子漫利涉,往来至浔阳。

撑船人漫着水势行船,来来往往都逗留在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我借这好时机漫游五湖,在水上漂泊经过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观潮感到枚漫《七发》的壮观,凭吊屈原痛苦沉江。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高高的魏阙常挂心怀,金马门待诏我不能遗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遥念去南方过冬的上林雁,河水解冻时已往回飞翔。

注解
流:一作“派”。
淼漫:一作“淼淼”。
利涉:船的代称。
至:又作“逗”、“经”、“过”。
五湖:泛指湖南、湖北一带的湖泊。一说太湖。
经:又作“过”。
三湘:漓湘、潇湘、蒸湘(或沅湘、潇湘、蒸湘)。泛指湖南一带。
涛:一作“潮”。
枚发:枚漫《七发》曾写“广陵观涛”一段。
沉湘:屈原所沉汨罗江为湘江的支流,所以说“沉湘”。
魏阙:宫门外阙悬法之所,因一代帝王所居。
恒在:指常在。
金门:金马门的省称。金马门是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
上林雁:上林是宫苑名。
冰泮:冰融,解冻。
赏析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是作者在漫游浔阳之际写的山水行旅诗。这首诗清淡自然,写作者自浔阳泛舟至彭蠡湖的经过,表现出了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

此诗以景入手,穿插用典,如:“枚发,屈痛。 魏阙心,金门诏,上林雁”,写出其行旅中见到的壮美景致,同时抒发自己不遇明主,置身在野无发报效国家的复杂心情。这与“其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其咏诗,其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因之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而放还未仕。”之时有同感。

孟浩然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