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宵衣旰食
xiāo yī gàn shí

【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

【注音】:ㄒ一ㄠ一ㄍㄢˋㄕˊ

【词性】:成语。

【简体】:宵衣旰食

【繁体】:宵衣旰食

字义分解
宵衣旰食的解释
词语解释
宵衣旰食xiāoyī-gànshí(1)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工作繁忙而勤勉例宵衣旰食,忧六宫之未安;寒心销志,惧一物之失所。——唐·李世民《命皇太子监国诏》英gettingupbeforedawnandeatinglate—busywithstateaffairs宵衣旰食[xiāoyīgànshí]⒈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工作繁忙而勤勉。例宵衣旰食,忧六宫之未安;寒心销志,惧一物之失所。——唐·李世民《命皇太子监国诏》英gettingupbeforedawnandeatinglate—busywithstateaffairs;
基础解释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引证解释
⒈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形容非常勤劳,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引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今师兴三年,可谓久矣;税及百物,可谓繁矣,陛下为之宵衣旰食,可谓忧勤矣。”宋司马光《论横山疏》:“虏骑大至,覆军杀将,边城昼闭,朝廷乃为之宵衣旰食,焦心劳思,兴兵运财,以救其急。”《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与羣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清侯方域《南省试策四》:“皇帝宵衣旰食,欲拯生灵於涂炭。”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五:“崇祯的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反而加速了明王朝覆灭的进度。”亦省作“宵旰”。唐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诗:“圣君宵旰望时雍,丹詔西来雨露浓。”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君臣宵旰,几一年矣,而富国之效茫如捕风。”
综合释义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旧唐书·刘蕡传》
网友释义
出自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汉语大词典
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形容非常勤劳,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今师兴三年,可谓久矣;税及百物,可谓繁矣,陛下为之宵衣旰食,可谓忧勤矣。”宋司马光《论横山疏》:“虏骑大至,覆军杀将,边城昼闭,朝廷乃为之宵衣旰食,焦心劳思,兴兵运财,以救其急。”《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清侯方域《南省试策四》:“皇帝宵衣旰食,欲拯生灵于涂炭。”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五:“崇祯的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反而加速了明王朝覆灭的进度。”亦省作“宵旰”。唐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圣君宵旰望时雍,丹诏西来雨露浓。”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君臣宵旰,几一年矣,而富国之效茫如捕风。”
国语辞典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宵衣旰食[xiāoyīgànshí]⒈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引《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近废寝忘餐英语todressbeforelightandnoteatbeforedark(idiom)​,diligentlyattendingtoofficialmatters成语解释宵衣旰食
辞典修订版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零.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零˙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亦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其他释义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出处
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近反义词
宵衣旰食造句
1.奈何积弊太深,人心坏朽,隆庆皇帝虽天姿英纵宵衣旰食,也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2.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
3.每推至诚,以御方夏,庶以仁化,臻于太和,宵衣旰食,意属于此。
4.一个宵衣旰食,朝乾夕惕,鄞于政事,但最终落得亡国下场的末代皇帝。
5.这几年你父皇殚精竭虑,宵衣旰食
6.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
7.这让宵衣旰食、孜孜求治却偏偏亡国的崇祯是何等羡慕嫉妒恨啊!并且,在他任内,祥瑞不断,连千年难遇的“黄河清、圣人生”。
8.他多次自励,只要能“救乱”,那怕是宵衣旰食,头上再添几许白发,也在所不计。
9.朕宵衣旰食,不敢妄自菲薄,今又得此良将,此天佑我大明。
10.陛下还淳复古,宵衣旰食,不矜细行,恐非圣德所宜。
宵衣旰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